GDPR 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活在欧洲的每个个人。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0%,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26.90万亿元,同比增长9.6%。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0%,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8.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16.9亿元,增长1.37倍。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7万亿元,同比增长45.5%。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9.8元,同比增加19.7元。
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个行业减少,1个行业持平。负债合计71.27万亿元,增长9.4%。两新一重建设加码,则为挖掘机应用开辟了新天地。
1月挖掘机销量如期高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称,2021年基建项目开工率回升,挖掘机作为关键工程机械设备之一,预计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作为外资品牌,我们现在主要关注老客户。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9%,挖掘机国内市场销量增长40.1%。
缪建国对此深有体会,用他的话说——行业迎来了超补偿反弹,淡季不淡,旺季很旺。比如,广西提出今年新建5G基站2万个,河南计划新建5G基站5万个,山西明确新建5G基站1.5万个,福建准备新开通5G基站3万个……2021年新基建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火爆的销量不只记录了一个行业的兴旺,更直接反映了中国经济脉动呈现出不一样的节奏:挖掘机销量猛增的背后折射出新基建崛起的投资新意,挖掘机产品的迭代升级传递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军的决心信心,挖掘机市场格局的变迁更是凸显中国品牌的澎湃力量。身为上游零配件厂商的李彬同样感受到了国产品牌崛起带来的压力。当月,中联重科披露定向增发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1.99亿元,重点投向挖掘机械、搅拌车类产品、关键零部件等智能制造项目。终端需求爆棚单月产销量甚至超过1万台历史上从未有过……谈及2020年挖掘机行业的火爆情形,三一重机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缪建国记忆犹新。
如今人力成本上升,工人劳动强度下降,而工程量在增加,所需挖掘机数量必然不断增多。(文章来自新华网客户端)。国产品牌价格低、势头猛。智能制造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联重科增发预案介绍,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2021年伊始,各地便掀起一轮重大项目开工潮。
据Yellow Table统计,2019年全球工程机械前50强中,徐工集团、三一重工及中联重科跻身前10。去年三一挖掘机海外市场总销量达1万台。
2020年12月31日,中联重科运营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成功下线首台中大挖产品。资料显示,中联智慧产业城是中联重科计划打造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国产品牌快速响应,灵活应变,积极拥抱智能化趋势,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在自主研发、配套方面有效推进,智能化、无人化、电动化产品亮点频出。2020年房地产投资韧性超预期,而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的基建再发力,奠定了挖掘机旺销的宏观底色。在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至少有三股力量出现,除了上述提到的工程建设需求增长,还有老旧机器更新换代、机器替人趋势加快,共同拉动行业增长。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研报指出,中国挖掘机加快出海的拐点正在出现。
谈及2021年销售形势,缪建国持乐观态度。据CME工程机械网预计:2021年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约20500台,同比增长106%左右。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建开通5G基站超60万个。他认为,大量老基建与新基建项目将继续支撑工程机械行业发展。
他透露,销售代理商做得好的业务员去年奖金收入相当丰厚。环保政策趋严,预期‘国三切换‘国四的政策将在两年内出台,带动老旧设备更迭。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新增46.2万台,截至2020年底,累计达168.1万台,比上一年增长37.9%。这一年全球市场严重萎缩,中国挖掘机市场却逆势飘红,从3月开始,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销售超过30万台,大幅改写年度销量纪录。以基建为例,高效率的背后正是智能制造的发力,与中国制造的突飞猛进和智能化密不可分。接下来,挖掘机销量一路飘红,持续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即便在传统淡季,增幅也始终维持在50%以上。
供需两旺有基本盘更有新天地李彬是一家跨国公司密封件产品销售经理,作为上游供货商,这几年接了不少工程机械客户的单子。挖掘机销量素有经济活动温度计之称。
其中,挖掘机全年销售327605台,同比增长39%,大幅刷新历史纪录。李彬说,挖掘机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至10年,上一轮(2009年至2013年)销售高峰期卖出的机器陆续迎来更换期。
品牌崛起 拓展全球版图行业盛况之下,并非所有人都笑得出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给出了这样的数据:目前世界上有40%的产品是由中国制造,每一种主要产品的背后都有中国的影子。
行业观察人士称,我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回到2020年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想到这一成绩。预计2021年海外市场挖掘机需求将有30%以上的增长,三一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力争实现50%以上的增长。从10年前开始,三一陆续超过小松、卡特彼勒,拿下行业第一。
缪建国透露,2021年1月三一挖掘机销量保持了35%以上的同比增速。眼下,在国内市场成功逆袭的中国工程机械巨头们对拓展全球版图踌躇满志。
缪建国透露,2020年在海外市场平均需求下降18%的情况下,三一实现了近30%的增长,在多个国家跻身行业第一梯队。2020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下滑严重,中国市场逆势上扬,民族品牌的全球排名有望更上层楼。
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随模仿到独立创新的故事不断上演,一批又一批民族品牌崛起,共同托举起中国在全球供给体系中不可撼动的强大地位。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新基建已成为各地谋划十四五开局之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高频词。